皮革制品的色牢度是指皮革在受到摩擦、汗液、水、光照等外界因素影響時,其顏色保持穩定的能力。色牢度不佳會導致皮革制品在使用過程中出現褪色、沾色等問題,影響美觀和使用壽命。因此,色牢度檢測是皮革質量控制的重要環節。本文將介紹幾種常見的皮革色牢度檢測方法,并分析其應用場景和評定標準。
檢測標準:QB/T 2537-2020《皮革 色牢度試驗 往復式摩擦色牢度》
適用范圍:鞋面革、箱包革、家具革等需頻繁摩擦的皮革制品。
檢測方法:
樣品制備:裁取≥100mm×30mm的皮革試樣,固定在測試平臺上。
摩擦方式:
干摩擦:使用干燥的標準白色棉布包裹摩擦頭。
濕摩擦:使用含水率95%~100%的濕棉布包裹摩擦頭。
測試參數:
壓力:9N±0.2N
摩擦次數:50次
評級方法:
使用ISO 105-A03或AATCC灰色樣卡評估摩擦布的沾色程度(1~5級,5級最佳)。
檢測標準:QB/T 4547-2013《皮革 化學試驗 汗液作用下的色牢度》
適用范圍:服裝革、手套革等與人體汗液接觸較多的皮革制品。
檢測方法:
人工汗液配制:
酸性汗液(pH=5.5)
堿性汗液(pH=8.0)
測試步驟:
將皮革與標準貼襯織物疊合,浸泡在人工汗液中30min。
置于汗漬色牢度儀中,施加12.5kPa壓力,37±2℃條件下處理4h。
評級方法:
觀察皮革變色程度和貼襯布的沾色情況,按ISO 105-A02標準評級。
檢測標準:ISO 15700-2015《皮革 色牢度試驗 水斑色牢度》
適用范圍:鞋革、包袋革等可能接觸雨水的皮革制品。
檢測方法:
測試步驟:
在皮革表面滴加蒸餾水,形成直徑約20mm的水斑。
室溫下靜置2h后吸干水分。
評級方法:
使用灰色樣卡評估水斑區域的變色等級(1~5級)。
檢測標準:ISO 105-B02《紡織品色牢度試驗 耐人造光色牢度:氙弧燈試驗》
適用范圍:汽車內飾革、戶外家具革等長期暴露在陽光下的皮革制品。
檢測方法:
測試設備:氙燈老化試驗箱。
測試條件:
光照強度:42W/m2(340nm波長)
溫度:38±2℃
相對濕度:50±5%
評級方法:
對比照射前后的顏色變化,按ISO 105-A02標準評級。
皮革色牢度的評級通常采用1~5級制,其中:
5級:幾乎無變色或沾色(最佳)
4級:輕微變色/沾色
3級:中等程度變色/沾色(部分行業可接受)
2級:明顯變色/沾色(不合格)
1級:嚴重變色/沾色(不合格)
染料類型:某些染料(如直接染料)色牢度較差,而金屬絡合染料、活性染料色牢度較高。
鞣制工藝:鉻鞣革通常比植鞣革色牢度更好。
后整理工藝:固色劑、防水劑等處理可提升色牢度。
皮革色牢度檢測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步驟,不同用途的皮革制品需針對性地進行摩擦、汗漬、水漬、光照等測試。企業應結合相關標準(如QB/T、ISO、AATCC)建立嚴格的檢測流程,以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。
微信掃一掃